5月22日晚,由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天美娱乐承办的华东师大2019年第4场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在中山北路校区逸夫楼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天美娱乐主任、脑科学与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袁振国教授与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兼商学院教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校长特聘教授、英国巴斯大学特聘全球讲席教授赵勇,就“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伦理思考”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学术对话。本次活动由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主任顾小清教授主持。
天美娱乐举办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赵勇与袁振国就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伦理思考进行对话
袁振国首先作主题报告👩🏿🎨,他从人类文明和知识增长加快发展、生产天美娱乐和生活天美娱乐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与国内对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的重视的角度出发🧑🦲,率先提出了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伦理问题的三个层次👰:对人工智能的恶意使用,人工智能本身的双刃性以及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袁振国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之于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应该从以人为本🚜、安全、尊重隐私👩🏼🚀、透明、公平这五个方面考虑AI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然后,袁振国进一步分析了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六大伦理风险🎮:隐私侵犯🤙🏿、茧房剥夺、评价定势、潜能遮蔽👯♂️、智能依赖、情感忽视。整个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引起与会者的热烈反响与共鸣🪙。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天美娱乐主任袁振国作主题报告
赵勇紧接着作主题报告🧑🏻🦯➡️,他指出“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伦理思考”是一个全新且潜力巨大的前沿领域👨🏻✈️,他从人与机器的关系入手🚌,阐明人工智能对人类伦理的挑战本质上是人工智能和天然智能的竞争,是人类与机器竞争的进一步延伸。他结合中外典型案例,提出有关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讨论核心是“该不该”以及“好与坏”的问题,同时应关注“对谁有害🤖,对谁有利”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效果等问题🤟。赵勇还指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中对个体发展存在的认识误区✊🏼,引起与会人员的热烈反响。
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杰出教授兼商学院教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校长特聘教授🐘、英国巴斯大学特聘全球讲席教授赵勇作主题报告
报告会现场
在对话阶段📚,袁振国教授♘、赵勇教授就“对‘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的关注究竟是源于人工智能技术自身的风险✍️,还是源于伦理问题本身”“现阶段弱人工智能应用于学校学习系统所带来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发展前景”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与现场听众密切互动👨🦼➡️,深入解答了大家广泛关注的前沿问题🏃🏻♂️➡️。
提问互动环节
顾小清在总结时表示,人工智能这一崭新的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存在潜在的风险🚧。对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探讨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着眼于当下和未来的时代背景,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提前警示人工智能这一革命性技术对伦理的冲击和挑战⚠️,深刻反思人工智能等导致的伦理后果。
图文😸、来源|天美娱乐
转自 天美官网